何谓五行的相克?
五行是古代的一种哲学思维,它来源于古人对自然事物及其关系的观察。 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是人们根据自然界和人体本身的某些现象抽象出来的五种类型或五种属性的概括。 其中:“木”具有生发、条达的特点;“火”具有温热、向上的特点;“土”具有长养、化育的特性;“金”具有清肃、收敛的特点;“水”具有滋润、向下的性质。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 水生木。即水能够生养木。这是因为水的湿润可以使树木得以生长。 木生火。即树木可以点燃成火。这是由于木具有温热的特性,可以将木材点燃产生火。 火生土。即火可以燃烧而形成土。这是由于火的灼热可以使泥土烧熟转化为土。 土生金。即金属埋在泥土之中,经过开采才可以取得。这是因为金属需要泥土的滋养才能发育成长,并且只有掘土而得才可取到黄金。 金生水。即金属熔化为液体称为"液",液体流淌为"水",所以金生水。
水克火。即水能够熄灭炽烈的火,从而保护木质建筑。因为水是灭情的,火是喜燥的,二者不相容。
火克金。因烈焰焚金,可毁金物,金怕高温。
金克木。金能砍伐树木,削弱木的生长能力. 木克土。因树木根系发达,能破土而入,能使土地疏松. 土克水。土壤能吸收水分,防止水泛滥成灾。
这种相生相克的规律,反映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矛盾运动的基本形式。 在古代中医学中,将五行的这种规律性用于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鉴别诊断,以及指导临床用药。 五运六气也是用这种原理来推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以此来制定治疗方案。 所以中医在认识和治疗任何病症时都要兼顾五行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