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在五行属什么?

凌秋艳凌秋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之说,最早见于我国古代经典《尚书》之《甘誓》与《周书·大诰》,但这里的“五”不是指五种物质,而是指五行之序(金木水火土)。至战国末年,阴阳家的著作开始提到五行,说是“五行相生”,“五行相克”;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丞相李斯上书也说“五行之气”等。这说明五行之名在战国晚期已为人们普遍使用。

那么,先秦的“五行”指的是什么呢?根据古书的记载,是“金、木、水、火、土”;而《尚书·洪范》所说的“五行”是指“水、火、木、金、土”。这两种说法并不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古人用的字和我们今天不同,“五行”中的“行”就是“五行”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行为”“行程”等的“行”,古文里都写作“行”)。所以,这两种说法其实是一致的,只是最后一个字的顺序不一样而已。

那么这些字是什么意思呢?其中,土、火、金、水在汉代以前指的是五种元素或物质。如《淮南子·天文训》说:“故曰:天地之袭也,因形而出名,……故日:土为德,火为礼,金水为名,草木为政。”这里讲的“土”、“火”、“金”、“水”其实就是四种元素。而木是古代人依据自然界中一些事物形状变化所发现的第五种物质。这种看法主要流行于先秦及西汉时期。

到了东汉,学者们认为第五种物质应该是“土”,因为土是万事万物之母;而第四种物质应为“木”,理由是木是东方万物之首。这个观点被后世称之为“土生四行”说,并一直流传至今。 以上讲的是五行的本原。至于五行的性质,按照古代的划分方法,每行都有阳性和阴性之分。

以木为例,《管子·轻重丁》说:“木之性日曲直。”这就是说,木具有能屈也能伸的性质。其他各行的性质以此类推。 另外,古人还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关系,而且是不相容的。这就好比现代科学中的元素周期律,是一种绝对的定律,是不容违反的。如《尚书·甘誓》说:“五行:一曰土地,二曰臣,三曰火,四曰金,五曰水。”

这里的“五”是数词,“行”是名词,两者都不包含动词的意思。“五行”就是五种行,而不是“由五行构成”或“有五行”的意思。所以,“水木火土金”不能理解成“木生水性……”这样错误的解读方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