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在五行中几画?
泽(泽) 繁体字:澤 拼音:zé 笔画数:17; 部首:氵; 笔顺编号:43123452051234353
详细解释: 泽 zé 【名词】 (形声。从水,泽表示水的聚集处) 同本义 [waterfowl's pond] 泽,濯也。一云津润泽。——《埤仓》 昭公既卒,其妻东郭贞茹来归晋,晋侯问曰:“昭公知礼乎?”对曰:“他无所知,而好声色,嗜酒鱼。”——《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注 又如:泽陂(池塘) 沼泽、水草汇集的地方 [marshy land] 有泽轻车。——《书·禹贡》 川泽纡余。——《诗·周南·关雎》 带湖十里,平铺青霭,渺漫烟林。——宋·文天祥《文山集》序 又如:泽薮(水草茂盛的地区);泽腴(土地肥沃);泽国(多水的国家;水乡)。
五行为“水”“土”的组合,因此是土属性的。
坎有二画为泽,如艮卦为三画。
五行分阴阳,如阴阳的五行为金木水火土。五行为坎艮震兑坤离。坎为水卦兑为金卦,两两相叠,故坎兑为二画。
卦象,又称“卦题”或“卦头”;每一卦的象徵性符号。
卦爻,又称“卦体”,卦体包括爻和爻题。爻有阴阳爻两种样式,用“—”表示阳爻,用“--”表示阴爻;爻题,是说明爻位的文字,卦有六爻,从下到上依次为初、二、三、四、五、上,阴爻称“六”,阳爻称“九”,合以表示爻位,如“九二”、“六五”。乾卦、坤卦是阴阳纯体,乾卦全由阳爻组成,俗称“乾三连”;坤卦全由阴爻组成,俗称“坤六断”;其他六卦称为“卦杂”(有刚有柔),各卦的形状特征,或取象于自然,或取象于人造物,或取象于事态,各有特定的象徵意义。
卦爻辞,又称“卦辞”、“爻辞”或“繇辞”,是对卦像与卦爻的说明、解说文字。“繇辞”之名,首见于汉代《易纬•乾凿度》;卦爻辞是《周易》占法的“辞例”,即例示的占决结果,“繇”本作“繇”,象手拿摇签筹之形,有“由”、“抽”之义。“繇辞”即从卜筮时抽到的某卦的辞例。《周易》六十四卦共有386条卦爻辞,每卦有一条卦辞,或长或短,卦辞是专对全卦的说明;有的卦每爻下有一条爻辞,有的卦初爻、某些爻或最上爻无爻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