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维度四轮融资?
首先,我们非常关注融资本质的问题,因为融资难几乎困扰所有的早期创业公司; 我们来分析下这个案例,也许能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2016年初的C轮和今天的Pre-A轮不能一概而论,那个时候O2O还在风口上,而且与美团点评等外卖平台还在博弈阶段,所以估值上会多一些溢价。同时期的滴滴也刚刚完成D轮的3亿美金融资,估值达到30亿美元。当然如果从更久远的时间点来看的话,比如与5年前的微信和支付宝相比,还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我们今天谈论的这个案例之所以值得研究,是因为它带来了两个价值: 一个是模式上的创新——通过服务电商的模式做本地生活消费,这确实是个值得探索的商业模式;另一个是生态构建上的完善——通过不断的融资,扩增业务规模,引入更多资源方,形成聚合消费场景,最终实现流量变现。从这个角度来看,它的成功似乎又是必然的。
我们再来看看它融资的过程,其实是非常高效的:在半年时间内完成了两轮融资,且参与投资的机构数量较多,这说明它在市场中受到了诸多资本方的青睐;在价格方面,虽然并未披露具体数额,但相比之前的C轮,估值下降明显,说明它在努力降低财务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同时,并没有牺牲股东权益(当然对于创业者来说可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在条款方面,这一次没有设置优先清算权等让创业者难受的条款,说明投资方还是比较尊重创业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