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九加几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结合具体实例,认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并在实际中加以应用;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四位数的进位加法及两个三位数的减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摆一摆、算一算,合作交流,验证结论并掌握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感受数学的美,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和运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
教学难点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并进行简单应用。 一课前的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课时安排 40分钟(第一节课) 60分钟(第二节课)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呈现教科书第20页情境图,请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提问:
1.图中都给出了哪些信息? 学生汇报,可能的信息有:一共有8辆汽车;前六辆车每车装6个轮胎,后两辆车每车装5个轮胎;一共需要运送350个轮胎。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第1辆和第5辆汽车间的距离有多少米?(第一小组提出) 第7辆和第8辆汽车之间的距离有没有第5辆和第6辆汽车的近呢?(第二小组提出) 第1辆到第8辆汽车之间相隔的距离有什么规律?(第三小组提出) 第7辆汽车比第5辆汽车多装了5个轮胎,那么第5辆比第7辆汽车少装了5个胎吗?(第四小组提出) 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第五小组提出) 教师总结:同学们提的都很好,这些问题涉及了加、减法的运算法则以及它们的应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题目。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思考所提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能否用数学的方法进行解决,为下面讨论做铺垫。同时通过对问题的提炼,为学生进一步思考提供方向和框架。)
(二)探索新知 1.教学加法交换律 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用加法来研究。如果我想知道“第1辆和第5辆汽车间的距离”,就可以把这个问题简化为:第5辆汽车上的4个轮子和第1辆汽车上的5个轮子分别相加,看和是多少。也就是要把第1辆和第5辆汽车上的相关数量分别加起来,再看总和多少。 如果我想知道“第5辆和第7辆汽车之间的间距”,可以把这个问题转化为:第5辆汽车上剩下的3个轮子和第7辆汽车上的5个轮子先加起来,看和是多少。也就是把第7辆和第5辆汽车的相关数量加起来,再看总共加了若干次。以此类推,可以求出“第1辆和第8辆汽车之间的距离”(即运送的轮胎数)。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计算过程中利用加法交换律验算,证明自己的运算结果是否正确。
小结:我们在计算加法时,如果三个数相加的和不容易计算出来,常常可以先算出其中两个数相加的结果,再求出另一个数,这样计算起来就比较方便了。这是由于加法具有交换性而产生的。 教师板书:加法交换律 a+b=b+a
2.教学加法结合律 教师引入:除了交换两个数的位置,我们还可以把三个数结合在一起来进行计算,这个就叫加法结合律。 教师演示加法结合律的用法,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3.教学乘法交换律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研究了加法交换律,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乘法交换律。 教师呈现图片,提问:图中给出了一堆相同的糖果,你想吃几颗就能拿几颗,请问最后谁吃的糖果多? 学生可能回答:老师吃的多。 教师追问:你们是不是忘了什么? 学生:忘了加上老师一开始拿了几颗。 教师:对!我们刚才忽略了最初老师拿了多少颗糖果,这样的话,谁能吃到的糖果就多,也就是说用加法来计算的话是不合理的,我们要利用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乘法。 教师板书:乘法交换律 a×b=b×a
4.教学乘法结合律 教师引导:刚刚学习了乘法交换律,下面我们来学习乘法结合律。(出示例题) 提问:计算720×[(11+23)+4]。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可能会用简便方法4×(11+23)+4进行计算) 教师强调:因为720×(11+23)和720×4都是720和两个数的和(或差)相乘的计算,所以可以直接进行计算,不需要先用720乘以每一个加数然后再相加。这也是乘法结合律的作用。 板书:乘法结合律(三)课堂练习 完成课后习题,检测学习成果。(四)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作业:回家和家长一起查找有关运算定律的资料并且整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