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五行怎么看?
“天干地支”是古人用来记录时间的方法,用干支来标注日子和时辰的起始点。 例如:甲子日(初一),乙丑时(初三子夜1点到3点),丙寅月(立春正月),丁卯日(惊蛰二月)…… 每个时间点都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在“天干地支”这套体系中有一个固定的坐标。 从甲日开始,每一天都以天干为标记,由甲而起,顺次排列。 而地支则表示的是这一天的时间区间。 子时有两个含义,一是夜间23时至1时的时段,二是冬至节后第一个节气“小寒”的当天子时。 由于每一个月份都有它的特定地支,而同一地支所对应的每个月份都有它独特的天文特征。 所以古人根据这些不同的特点将每个季节的每月都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上旬、中旬、下旬。 上旬一般用“甲”字标志,表示这一天的天数是从“甲”开始的; 中旬通常用“乙”字标志,表示这一天的天数是从乙开始的; 下旬则用“丙”字标志,表示这一天的天数是从丙开始计算的。 月有上弦、满圆、下弦之分,因此每个月都有特殊的“晦朔”二字标志月尾。 日则有“朝暮午暮”,所以每天都有一到两个“戌亥”或“子丑”的时刻。
至于年,则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作为分界点的。立春节气当日或前后几天,就是农历年与农历月的边界。 在这个边界上,年月同位,叫做“岁阴”“岁阳”。每年的第一天用“癸”标志,称为“岁阴始”,第二日为“岁阴中”,第三天为“岁阴毕”,第四天为“岁阳始”,第五天为“岁阳中”,第六天为“岁阳毕”....以此类推。 同样,每一季度也有一个特殊的日子做为分界线。这个分界线上的那一天总是包含两个具有相同地支的日期。在上半季的一天中,含有“巳午未”三个相同的地支的日期为“日角”;下半季的一天中含有“申酉戌”三同一支的日期为“月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