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胡子有何作用?

甘晓凤甘晓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胡须,俗称“髭(zī)” “山羊胡”。 男性体毛之一。泛指面部的汗毛,也借喻不怀好意的嘲讽。

1、《礼记·玉藻》中有记载:“男子饰髭须;女子饰鬓发。”“耆(zhǐ),髯(rán),须,皆鼻翼上之髯。”意思是说,男人应该修饰自己的络腮胡须;女人应该修剪自己两颊的鬓发。

2、《后汉书·冯异传》中载,冯异每次打仗总是冲在先锋的位置前面,“人马俱烂,流砂溅血,飞矢贯身”,可谓英勇无比。后来光武帝刘秀评价他说:“将军昔在南阳,不食糜粥,今为吾军,虽居行伍之中,饭食皆有加肉,何苦如此?”意思是你以前在南阳的时候饿得连粥都喝不上,现在跟着我有了粮食吃,怎么还这么委屈啊!可见当时冯异的生活条件是很艰苦的。不过到了东汉末年,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三国志·魏书·宣帝纪》注引《典略》曰:“帝以手巾授之,并裹饭,饼脯(fǔ)、菜羹……食罢,帝亲窃视之。”原来当时的条件已经好了很多,胡须也可以天天刮了,而且吃饭还有咸菜汤。真是幸福啊!

3、唐代诗人罗隐的诗句“世上英雄本无主,天下豪杰自有林。袖里横生荆棘刺,嘴边吐出虎狼音。”形象地描述了唐代社会风气的浮躁与糜烂。在这种社会风气的侵蚀下,男人的胡须也开始退化。

4、鲁迅小说《药》中的“花白胡子”和“黄胖儿子”的对话,很能说明问题: “哼,老子……” “老栓!你是酒徒么?” “阿呀!先生来了。我正要看看您呢。” “你认得了么?” “自然认得。咱们年岁差不多……” “你刚才说过……‘老子’……” “对啦!‘老子’!我正是说你呢。” “呸!谁知道你又是‘老子’不是!” 旧中国普通民众生活在封建制度“父父子子君臣臣”的桎梏之中。作为男子的“阳刚之气”不仅被压制、扭曲甚至阉割,就连作为生理现象的“胡须”也要被批判、被消灭——实在是可悲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