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什么点心好吃?
“点”——即“点心”的简称,这个词最初出现的时间是北宋年间。苏轼的《酒醋》诗中就有“小饼如嚼月,菱角分残荷”的句子;而到南宋时期,朱淑真写的《浣溪沙·咏橘》中有“碎摘金丸泛酒香”的词句。从“点”的字形演变来看,它最初写作“點”。 据明代嘉靖皇帝的一位臣子高拱在《病榻遗言》中回忆:“先师吴太史有言,‘京师之糖糕,甚美!’余谓何物?曰:‘以糯米粉和糖,入锅中蒸熟。’先师尝以一盘进御,上大悦。谓此味可以下茶。”这里的“糖糕”就是现在甜点和糖果的前身。 “心”——即“点心”的俗称。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李渔在他的《闲情偶记》中解释这一称呼的由来时说:“点心者,点起心中之一念也。或问,念字不避讳,可乎?曰,此自唐太宗以后之制,天子且可以念,我辈百姓家岂可不许用耶?”意思是说,因为帝王之家以“圣上”、“朕”等自称,所以老百姓也可以用“吾心”、“尔心”来指代“心”这个器官。
综上,我们今天所说的“点心”一词,最早见诸文字大概出现在宋代。 那么,古人为什么将这种食品称为“点心”呢?这个问题问得好,而且问得很及时。因为就在前不久(2018年6月),“点心”被收入了《中华成语词典》之中——而这个收录时间显然比其作为词语出现的时间要早上几百甚至上千 年。 事实上,古人们确实很早之前就开始吃“点心”了。不过在当时,它们被称之为“蒸饼”或者“炊饼”。
北宋著名文学家、美食家沈括在《梦粱录》中记载的“蒸作糕果”,说的也就是“蒸饼”。宋朝时,在东京(今开封)最为出名的蒸饼店叫“山外山”,生意非常兴隆。顾客一进门,店主就会热情地问“相公(您)要吃啥?”顾客若是说想吃蒸饼,店主人便会拿起一块面皮,放到桌上旋转着推成圆饼,放在笼屉里蒸熟。 宋人张俊《翠微先生逸事》中也描写过另一种“蒸饼”的做法:“用面一斤,鸡蛋二个,香油四两,白糖少许,做成饼样,入锅内烙熟。” 不过,这些“蒸饼”的样式和今天点心可不一样。它们一般都是圆形的,而且中间必须有空隙,以便在食用的时候让热气和香气慢慢散发出来。
除了“蒸饼”之外,古人还在炉子上烤制一种名为“火烧”的食物,它的形状比较像今天的油条,只是长度比油条短很多,而且两面都有裂纹。 到了元朝,出现了“油酥”这个名称,它和“火烧”都是今天“油条”的起源。据元代伊士珍著《秋灯杂字》记载:“炸响炮,又名炸元宵。用糯米磨成细面,用水调糊,入锅炒熟。……另用猪油、面粉,做成圆饼状,放入油锅,炸至金黄色,备用。吃时将油酥圆饼掰成两块,夹入油炸豆腐条、炸藕片,拌以调料,即成佳肴。”
以上说的都是“点心”的古老名字和早期形态。但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在桌上放好之后,还要再蒸一蒸”或者是“用油炸一炸”才能最后成型。我把所有的食物都统称为“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