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死是什么生肖?

计吉一计吉一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九死”出自《庄子·外篇·至乐》。 原文是:“夫天下之所贱着,莫如囚人;然而世之人主往往被其苦,而不知其所以苦之者何也。欲辱其子孙而家室之,毁其家而辱其宗。此若天之施气于人也,然且厚其祸而薄其福,未能一洗其罪。故曰,死为下愚。” 这句话的大意是说,人间最卑贱的人就是囚徒了(比下比下更差),然而做囚徒竟然还要遭受许多痛苦,不知道为什么。你想羞辱你的祖先,你就把他的祖宗的坟墓给毁了,你想要羞辱他,就把他的脸用墨涂黑。这就好像天在上施予人的气息,但是偏偏让人承受更多苦难,不能彻底消除罪过。所以说,死亡是最愚蠢的结局。 庄子在这里是假定一个极端的例子来证明生命的可贵和死亡的愚蠢(从反面论证生命的重要性)。这个例子有些极端,为了说明道理,甚至可以抛弃人的尊严。

庄子这里谈的是“死”的意义,和我们今天讨论“九死”的意义并不一样。我们今天讨论的“九死”,是有特定意义的,它特指皇帝的死——这种死在汉代尤其鲜明。 我在研究汉代帝国的时候谈到过这个问题,汉代是一个推崇英雄的时代,也是以命换命的生死观最为鲜明的时代。我们看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姬,本来是没有资格成为皇帝的母亲的,但是她凭借自己的品行打动了刘邦,被封为皇太后。刘邦去世时,因为太子刘盈已经登基为帝,所以薄姬就被安置在代国。

汉武帝即位后,薄姬去朝见武帝,一路上车马豪华,仪仗威风,远远超过了其他诸侯王的母亲。这一举动引起了朝臣们的不安,他们上书武帝,指出这样给薄姬加了尊号,增加了她的荣耀,会让她产生优越感,从而影响朝廷的稳定。武帝采纳了建议,便派人在途中将薄姬的车马驱逐,让她下车步行,好生伺候。可是到了代国之后,情况又反过来,由于代国风气朴实,崇尚节俭,薄姬衣衫单薄,侍奉礼仪也非常简单,这让武帝非常高兴,认为母亲虽然地位高,但是生活简朴,知道感恩,于是赏赐母亲大量财物。

汉武帝时期还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叫做“金帛驱母”。 这一次,汉武帝要出门游猎,给母亲写了封信,告诉他自己将要出行的时间及路线,让使者带着信和礼物先行。到达时间不久,他又给母亲写了一封短一点的信,让使者带着第二封信以及大批的金钱、布帛前往给母亲。接到两封信后,薄姬非常惊奇,问使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变化这么大呢。汉武帝的使者笑着回答说,大王担心您老人家寂寞,给您送来了歌舞团,让您消遣。不过这帮家伙太调皮,只知道成天跳舞玩,不吃不喝,光凭这些东西根本供养不了多久。听到这里,薄姬终于明白了,这是儿子在给老娘敲竹杠呢!不过,她并没有生气,而是微笑着对使者说,我听说圣明的君主孝顺父母,贤德的人关爱儿女。现在我的儿子是至尊的天子,应该算得上一只‘老鹰’了吧。我听说鹰长大了,就要离开窝到很远的地方去,现在该是鹰飞走了吧!

听完这个故事,你才会明白什么是“九死”。 “九死”不是“九次死亡”的意思,而是形容一个人的死法极为惨烈,像九次死去一样。 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汉朝的乐府诗中,《箜篌谣》日:“忠臣不惜死,烈志贯长虹,九曲回肠断,思归故乡中。” 用“九曲回肠”来形容心里的愁苦已经够强烈的了,可是比起“九死”而言,却显得有点无力。只有经历过酷刑的人,才知道什么是“九死”。 王侯将相如此,普通的人亦如此。 秦灭楚国,楚国王孙芈翳投降,因为得罪了秦始皇,被判刑,在骊山脚下建造长城,最后活活累死。这就是“九死”。 汉朝有个人叫朱买臣,年轻时家里很穷,靠砍柴卖柴为生,一边赶路还一边读书,有时累得走不动了,就躺在树底下休息,妻子受不了这样的贫困生活,离开了他。后来朱买臣通过读书做了官,可是他的前妻和儿子却因为贫穷,天天挨饿,最后前妻忍无可忍,把他告到官府,说他是吃软饭的,故意诬蔑好人。官府查明了真相,惩罚了前妻,将他逐出长安。朱买臣穿着华丽的衣服,骑着高头大马,在长安城里转了一圈。回到家乡后,那些曾经嘲笑他的人,都来跟他祝贺,他当着大家的面,赤身露体地走到河边洗澡,以显示自己是个清白的官宦人家子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