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的作用时间?
利多卡因是酰胺类衍生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轻度兴奋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均有抑制作用;具有抗心律失常、局部麻醉、血管扩张和镇痛作用。 利多卡因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范围广泛,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及治疗、室性心律不齐,也用于局麻药物如静脉穿刺术、肌肉注射、皮肤粘膜感染手术等。
其作用机制为:①抑制钠通道,抑制心肌细胞复极化,从而阻断动作电位时相0期去极化的发生,使心肌收缩幅度减低,传导减慢或停止;②通过腺苷酸环化酶和磷酸二酯酶促使cAMP生成,从而增加细胞内钙浓度,诱导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激活蛋白激酶C(PKC),使细胞内的钙离子储存、调动和利用发生障碍,最终导致心肌收缩力削弱、传导异常而达到抗心律失常效果。还具有膜稳定作用,能增强细胞的稳定性,防止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保护细胞。
药代动力学 吸入或静脉注入利多卡因后,可迅速分布于全身组织,但易透过血脑屏障,分布容积大。药物在体内不完全代谢,以原形经尿排出,也可经粪、汗分泌排除。t1/2约为1.5h,血浆半衰期为9~13min,肾功能受损者消除缓慢。 不良反应 有轻度胃肠道反应、头晕、乏力、麻木、皮疹、瘙痒等。大剂量静脉注射可有头痛、失眠、眩晕、精神错乱、言语不清、抽搐等;长期大量口服可产生依赖性。 大剂量使用可引起下列一种或几种毒副反应:口腔炎、舌苔发黑、胃肠道出血、腹泻、粪便颜色呈黑色、呕吐咖啡样液体;末梢血管功能障碍导致四肢发凉、潮湿多汗、脉搏减弱甚至消失;中毒症状包括神志改变、定向力丧失、惊厥、瞳孔散大、呼吸骤停;心电图显示ST段、T波变形或出现高尖的直立型P-Q波,提示心肌细胞损伤;血液生化检测可见血清钾升高,血氯降低,血钠升高;X线胸片检查可发现心脏增大。上述变化可为停药后的反弹性改变,亦可为停药后的持续存在。
应对方法包括:减量或使用小剂量的利多卡因;发生中毒者应及时停药,给予支持和对症治疗,包括补充电解质、糖皮质激素、利尿剂、吸氧以及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