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里垃圾债卷?
说到垃圾债券,不得不提到穆迪评级在1975年授予亚洲的第一颗垃圾债券评级,当时马来西亚政府凭借其丰富的石油储备和前景良好的经济增长势头,成功得到穆迪的AAA评级。 然而好景不长,在1981年的时候,由于马来西亚政府的财政赤字达到GDP的12%,又加上汇率管制带来外汇流失,穆迪立即下调了马来西亚的评级。到了1983年,穆迪发现马来西亚政府的外汇储备只剩下原来的60%不到,同时还有高达200亿美元的财政赤字,于是进一步下调了该国的信用评级。
从被穆迪评为亚太地区首个“垃圾级”,到1998年国际评级的全面下调,马来西亚的债务危机一直延续了近25年时间。 而早在1994年的时候,中国也出现过一次比较严重的债务危机,那次危机的发源地就是海南。 事情是这样的:
由于政策失误,原本应该发挥特区作用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海南,经济反而陷入了停滞甚至倒退,财政收入大幅度缩水,为了填补财政空白,海南开始在中央政府那里借新钱还旧账(其实就是拿新的发展资金来填以前的口子),结果越发不可收拾…… 终于,在1995年的时候,财政部给海南下了最后通牒:没钱还款就收走海关监管权! 作为全国唯一省辖直辖市的海南当然不会坐视不管,于是开始四处借钱——先向财政部打报告说明情况争取宽限期限,同时寻求媒体支持,通过舆论压力迫使财政部的最后通牒延期;就在准备充分之后,又马不停蹄地前往香港,成功发行了3亿美元的新债用来还款和支付银行利息。
虽然这次短期应付过去了,但是背后的风险却不容忽视。首先财政资金的缺口仍然很大,其次外界对于海南经济能否继续增长的信心不足,第三是对外偿付能力的担忧,毕竟那时刚经历了东南亚金融危机。
种种负面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海南的对外融资能力急剧下降,再想借新还旧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 1998年,财政部再次出手,将原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持有的海南银行的17.6亿股股份无偿划转给财政部,用于充实国家基金。至此,这场持续了十多年之久的海南债务风波才总算是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