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阳火旺用什么?
五行,又称为五曜、五德、五运,是中国传统哲学观念之一。中国古代人民认为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都受到五行的影响与支配。 五行学说最早出现在春秋末期齐国大夫管仲的《管子》一书中。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或状态。 《管子·天元》中说:“天,一也;地,二也;日月,三也;四时,四也;阴阳,五也。”这里的“一”是宇宙的大天地,即“太极”(关于“太极”,详参本账号往期文章“道教哲学”之“无极与太极”)。 “二”指天地之别,为阴阳分界。 “三”指日月星辰。 “四”指四季。 “五”指金、木、水、火、土五行。
古人把世界万物的起源归结为这五大类,所以后世称之为“五行”。 从战国到西汉,儒道两家纷纷著书立说,阐述自己的五行观。在儒家经典中,《尚书•洪范》最为详尽阐述了五行问题。 文中指出,五行各有所属的颜色,所生的季节以及所属的方向等特征。
木:青色,季春,东方 火:红色,盛夏,南方
土:黄色,季夏,中央 金:白色,金秋,西方
水:黑色,冬水,北方 木火土金水相互相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同时,五行的每一行也都具有相克的特点,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五行中的每行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影响的。影响的大小程度取决于行间相生相克的力度。 如木生火虽然是相生关系,但火的温度过高就会烧死树木,所以这种生并不是无限度的。 同样,金生水,但是金过多的沉淀,会淤积水源,导致水少金困。所以,无论哪一行过于强势都会破坏自然界的平衡。
到了东汉末年,人们把五行配上五脏,用以指导养生。 五脏配五行表 肺 肝 脾 心 肾 小肠 大肠 金 金属 燥金 秋气通肺 辛 咸 甘 黄 白 黑 青 脾 土 湿土 长夏 甜 苦 淡 黄 木 心包 胆 金 春气通肝 酸 咸 苦 黄 火 胃 三焦 脾 金 夏气通脾 甘 苦 赤 膀胱 肾 三焦 心火下移 苦 淡 咸 黑 小肠 胰 胃 大肠 燥土 姜辛 淡黄 高蛋白饮食伤脾 红 黑 肥 血燥 热郁伤津 燥土 不消化食物积滞 脾不统血 脾虚湿盛 腹胀 便溏 水肿 肥胖 痰饮 阳虚自汗 劳倦伤脾 肠燥便秘 脾气虚衰 阴盛阳虚 心气虚衰 肺气虚弱 肾气不足 中医认为,五行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的规律,这种规律在中医临床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被称为“五行相生相克应用法则”。这一法则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
1.制化:有生化必有制化,所谓“物极必反”,在生化过程中,当某一因素过度时,就会引起质的转变,产生克制的力量,以达到新的平衡。如“木火刑克庚金”,“水赖辛金滋养”。
2.生长化收藏:这是自然界变化规律的体现,同时也影响着人体。
3.生中有克:相生之中有相克,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绝对的。如在“心脾相生”中就有“心恶湿热”,即是说,心中之火应处于“温而不过热”的状态,一旦“热极生燥”,就会“伤心”。
4.克中有生: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相对的,有“克”就必然有“生”。而且“生”多大于“克”。如“木克土”的同时还有“木赖土地养”。
5.用生忌克:这在中医的临床实践运用中是十分重要的,即用相生之法防治疾病,忌讳使用伤害脏腑的方法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