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属五行中什么?
子,汉字,有婴儿、子女等意思。古代称儿女为“子”;后来,男女都可以称为“子”了,比如“公子”“儿子”“女公子”“女儿”等等。 现在我们常说的“子时”,在古代是指深夜23点到凌晨1点,这个时间点正好是24节气中的“冬至”,也是夜最长的一天。过了这一天,白昼一天比一天长。 古时没有钟表,人们根据日出日落来判断时间,把一日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在“子时”之后的一小时,就是“丑时”,而“寅时”则是新的一天的开始。 古代的计时法与我们现在的计时法不尽相同,现代的“上午”“下午”概念古人是没有的。
举个例子来说吧—— 《荆轲刺秦》中“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这里的“祖”字就很好理解了吧!因为要出发了(即“既祖”),所以必须“取道”——赶紧上路啦!
但若是碰到“午”时就麻烦了——“午”是什么意思呢?得等到“午时三刻”才能搞清楚。“午时三刻”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从“未时”(午后一点)到“申时”(午后三点),共四个时辰,而每一个时辰又分成上、下两个时段各两小时。
据《大明会典》记载,明代规定,午时不饮酒,不空腹吃干粮,不沐浴。“午时长官不许私谒,部寺衙门不拘早暮,一概停闲杂人,肃静仪卫。”“凡京师五军旗校及各处哨备,俱照例于午时至未时巡缉,夜间轮更守夜。” 可见,“午”时并非现在意义上的“中午”,而是将近十点的“正午”。那么,“午时三刻”便是指十四点二十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