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五行属于什么?
“五”,数也;五行就是“五行的意思” 什么是行呢?《尚书·舜典》里有解释: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注:这里把“五行”里的“行”理解为五个“行列”的意思了,似乎很不符合现代的逻辑思维哈!) 所以,五行是五种物质且构成一定的次序。
那么这五种物质分别是哪些呢?上面引用的《尚书·舜典》里说了“五行”的内容,但没讲这五行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其实这五行在《尚书·洪范》里是有表述的: “五行:一曰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水曰润下,火曰炎热,木曰曲直,金曰从政,土曰稼穑。” 这个“五行”中的前五行其实就是现在的“元素周期表”里的内容,不过把“火”排在了第一位而已,而第五行的“土”包含了现在第四行的“金”和第三行的“木”。 以上所引用的内容都是古文,里面用了“一”“二”“三”“四”“五”的数目字来表示元素的排序,而且这种排列是用过的并且沿用至今的。为什么这样排序呢?现在还没有一个很令人信服的解释。
前面说到五行里的前三行也就是今之“元素周期表”的前三行,它们是呈循环状态的,也就是说金属元素如铜、银、金等后面的元素周期表里可能又是以氧化物为主的了,如铁、锰、铬等等,后面再循环回来……如此反复。 五行中最后一“行”的含义争议比较大,目前比较主流的解释是它代表的是土壤里各种物质的复合体,所以它具有土的特性,但又不是单指土的成分。
所以中医里用“土”的概念来代表“脾”这个器官是非常合理的,因为中医理论里的“脾”是有“运化”功能的,能“运化”就说明里面有“水谷精微”,说明有“营养”,这是土特性;又因为有生化功能所以也能“化生气血”(即新血液),这就叫“土生万物”。 而五脏当中“肝”“脾”“肺”“肾”都有“化液”的功能,也就是都具有转化体液(津液)为精华的部分,进而输送到全身每个角落供给新陈代谢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