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行宫是景点吗?
不是,只是地名而已! 原址在现在的玄武区长江路292号(今南京市博物馆内),现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长江路上,临近南京大学西门;是明初南京城墙十三座正北门之一,又名“大北门”、“凤台门”。 大行宫原名“太平府”,为明代洪武年间修建的南京城外郭城西垣城门,后于清康熙年间拆除。清朝末年,因此处建有江南道监察御史衙署而被称为“江南道”或“南道”。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寓居于此,故又称“中山府第”和“中山陵”等,并曾在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49年之后,此处被辟为纪念馆和文物收藏单位,即今南京博物院。
历史建筑 该组建筑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该组古建筑群坐北朝南,由牌坊、泮池、棂星门、东西牌坊、东西石桥、东西碑亭、大成门、大成殿、敬一亭等组成。其中,大成门、大成殿等七栋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1)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建都南京后,在城北原集庆路置应天府,次年改称金陵府。
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筑新城(今南京城墙)时,将旧城之西半辟一门曰太平门,此门因与钟阜相对而得名。 (2)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后,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下诏在北京建太庙,南京与之遥相对应,遂改称太庙街,太平门由此得名。据传昔日门外有河沟,河沟上建有一座桥,名为凤台桥(一说称凤台山桥),因此也称凤台门。 (3)清代,南京城内的街道、桥梁及城门的名称大多与京城相同,以示“南北一贯”,太平门因而也称为大北门。 (4)清末至民初,由于该处在江宁织造曹寅、监造郎中徐旭曾等人的经营之下成为著名的江南官窑所在地,而且又靠近江南道监察御史衙门的驻地而有了“南道”“南道府第”之称。 (5)辛亥革命时,孙中山曾在该处居住,并于此地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为此后人又将此称为“中山府第”和“中山陵".建国之后,人民政府又将其辟为国立历史博物馆,作为纪念性建筑保存至今,从而形成了如今的大行宫风貌格局。 为方便游览,自2012年起开通的1、4、9、25路公交车均可在大行宫站下车到达。此外地铁2号线也在附近设有车站——大明路站和大行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