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幼儿园教什么?
国学的种类繁多,博大精深。对于幼儿来说,在国学教育中,他们接触最多、学习最多的就是《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和《诗经》等国学经典。
这些国学经典中蕴含的传统思想文化,以独特的韵味,为培养幼儿美好的道德品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在传统思想文化中,“仁”为五伦之首,它所反映的“亲善”、“亲和”的观念,在《弟子规》、《论语》、《诗经》中有着丰富的体现。比如,《弟子规》中的“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诗经》中“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的句子,都体现了“亲善”、“亲和”的道德要求。
在传统思想文化中,“义”是构建各种道德规范的准则,是各种关系、社会秩序和谐有序、有条不紊运行的保障,它在《三字经》和《弟子规》中也有着丰富的体现。如《三字经》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弟子规》中的“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都体现了“义”的思想。
在传统思想文化中,“爱”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感情,也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最美好的情感。比如,《弟子规》中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论语》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诗经》中的“谷风其吹兮,棘心其枯兮”、“谷不可食,亦不可履”,无不体现着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的友爱之情。
在传统思想文化中,“和”是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和方法,它提倡人们之间以礼对待,和睦相处,和谐发展,这也与目前社会提倡的“和谐社会”的主题相契合,所以更值得提倡。比如,《弟子规》中的“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诗经》中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论语》中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都突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相处和彼此之间的友爱和诚信之风。
从以上的国学经典学习段落中,不难看出,国学经典蕴含着丰富而美好的传统思想文化,这些内容在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