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用测五行吗?
“周易”本是指周文王和周公旦所著的《易经》,但后人把《连山》、《归藏》也称为《周易》。 “易”有“简易”、“变易”、“不易”三种含义。 “简易”指的是世界变化是由阴阳两种性质相反的物质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万物变化很简单; “变易”说的是万事万物的运动都是阴盛阳衰或阳盛阴衰不断交替的过程,这种交替的变化是很快的;
“不易”指的就是无论阴阳如何交替,总是以一个物体作为阴阳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即“太极”),这个平衡点是永恒不变的。 周易其实就是研究这三个问题:
一、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规律——阴阳学说;
二、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下事物运动的形式——五行学说;
三、阴阳五行之上的平衡点——太极理论。
五行学说是研究万事万物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它们代表了五种物质,也代表了对立统一的五个方面。 古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归类为五类。比如说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乾坤震兑艮坎离七曜星宿,日月星辰、山川河湖、草木虫鱼等一切万物无不属于五行的范畴。
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生,即是滋长;克,即是抑制;乘,就是凌犯;侮,就是说辱没。这四种关系都是成对出现的,既相生又相克,或者既相乘又相侮。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方强过了另一方就会发生相乘的结果;在相侮关系中,任何一方过于薄弱,被另一方凌犯后就产生了相侮的现象。
五行学说作为一种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对后世的哲学、文学、医学等发展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