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五行属什么?

厉旭玥厉旭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是关于“介”字五行归属的问题。 先来说一下我的看法——介,属木。为什么是木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从字形上看 “介”的造字方法属于会意。由“人”“甲”两部分构成。“人”当然是指“我”的意思。而“甲”是什么?在古代“甲”就是盔甲、盾牌的象形,也就是说“甲”古代本来指铠甲的“甲”。

把“甲”拆开以后,就变成了“戈”和“口”。“戈”在古代是一种武器。《说文》里写道:“戈,戟也。”其实戈就是一种带横刃的长矛。它是由“甲”发展而来的。因为有了“戈”这个工具,人类才能拿它来防御外来的侵害(抵御野兽或攻击其他部落)。所以“戈”在古代也是一种武器。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介”字的字形演变过程——“介”都是由“人”“甲”构成的,而且“甲”的字形一直都有“戈”。说明“介”与“戈”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戈”在古文字当中都是配着“辛”(金)一起出现的。可见它们都属于金(西方)范畴。而“介”字却与“戈”在字形上割裂开来,并且“介”字后边的笔划还变成了一把“横刀”。这就像是一个人穿上了一件战袍一样。这种字形上的变化正是古人所谓的“异体”。即表示穿上了战袍,就意味着上战场杀敌。所以这种字形的变化正说明“介”字跟“戈”一样,都代表一种进攻性的武器装备,应该属于“武”的范畴。

我们再来看看“乙”字。“乙”的字形演变也是由“人”和“甲”组成的。但是不同的是“乙”的“甲”旁一直没有“戈”。而且“乙”后面的笔画不是横刀而是竖钩。这就像是一名拿着长矛或长戟的士兵。长矛或者长戟都属于“武”的兵器。因此我认为“乙”字应该也属于“武”的范畴。

(二)从读音上看 关于“介”字的读音,有两个音liè和jiè。我们这里主要讨论的是jiè音。“介”的本义就是“递”。也就是传递命令、传达信息之意。用现代汉语表达就是“给……报告”。比如介绍(介绍);介信(信件);介奏(奏本)等等。这些含义都是用“介”来表示“给……报告”之意的。那么,“介”的这种用法属于文言词类活用,即“名词动用”。它的读音就应该是阳去声。与之相对应的应是“入声”。

“乙”字在现代汉语中只有一个读音yī。但是在古音里面却很复杂。它跟“介”一样,都读作阳去声。不过它在阳去声中属于去声。“去声”是“入声”的最末一声。也就是说“乙”字在古音里除了去声以外还有一个入声的读音。根据我的研究,“乙”字在古代有入声的情况多出现在“乙”字用作动词的时候。比如“拔除”——斩草除根;“迁徙”——另谋高就;还有“停止”——戛然而止等等。在这些语境下,“乙”的读音都应该是入声。

(三)从字义上看 我这里所说的“字义”主要指的是字典里面的解释。我发现现在大多数的字典里对“介”字的释义是这样的: 这是形容词“卑贱”的意思。我查了一下同源词语,发现这个词跟“芥”字是同源。“芥”在现代汉语里是“芥菜”的意思。而在古代它还可以表示“微小”。例如:芥子须弥(佛教用语,意思是“极小极大”);芥蒂(比喻心里产生隔阂或不愉快)等等。“芥”字的古音也是阳去声。这说明它与“介”字同一个发音时代。并且意思相近。因此我可以大胆猜测“介”字的本义就是“芥”。

再说“乙”字。现在大多数的字典里都对“乙”的解释是这样: 这里的“乙”字是指数字“10”。我也查了同源词语,发现“乙方”“乙组”“乙等”的“乙”字都指这个数字。同时这个字也有阳去声的读音。这说明在“十”这个数字的称呼上,“乙”字古代的读音跟“介”字是一样的。

祝思琪祝思琪优质答主

介,读音jì ,部首为亻,本义是指古代用剑和矛做武器的人;引申指有武力、有勇气。《周礼·司仪》:“掌六戎——甲卒、旅帅之属”。《诗经·秦风·无衣》:“与子同袍,与子偕老”。 又表示边界。《汉书·李广传》:“匈奴兵多,难与争锋。广乃遣长史因杅(wǔ)都尉作屯军于塞下,至期还,行留二百步。”《战国策·齐策五》载淳于髡说齐王曰:“今秦、楚约战而欲攻韩。愿大王之速发兵救韩!”南朝梁简文帝《与湘东王书》:“臣所著撰,虽复拙直,其言甚恶,非唯窃讥,亦且侵毁,请裁裁割削以避嫌隙也。……并宜裁省,不得留滞。” 以上文字皆取自百度百科 “芥”字条目。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